caichongchao caichongchao 父系单倍群O

父系祖源 O2a2b1a1a1a2a 母系祖源 F1a1a 那个大神帮忙看看

 75.41% 北方汉族血统,该如何解读
2016-10-21 • IP属地绍兴
按热门排序    按默认排序

13 个回复

wang - 哈佛医学院、德国马普所分子人类学博士后
父系祖源 O2a2b1a1a1a2a属于三大簇之一的Oα,详见:末次冰期之后,尤其是进入新石器时代有了农业之后,人群开始了大量增长,表现在Y染色体上就是出现了大量的下游分支节点。最惊人是在O-M324下发现了三个星状扩张,既是在M117下游、M134xM117复合单倍群的下游以及002611下游,我们将其依次命名为Oα、Oβ和Oγ,这些父系支系在很短的时间内(500年内)成功扩张。这三个支系在现在的大部分东亚族群里的频率都很高,总共占到了现今全部汉族的40%,其中Oα占到16%、Oβ占11%、Oγ能占到14%,也就是说现在大约有3亿男性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三个男人的父系后裔。这三个支系的扩张时间分别是5400、6500和6800年前,而中国北方全面转入农业阶段的时间也正好是6800年前,也与黄河中游的6900-4900年前的仰韶文化、黄河上游6000-4900年的马家窑文化以及黄河下游7400-6200年前的北辛-6200-46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等的时间相契合。由此,我们认为这三个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快速扩张的支系奠定了东亚的父系遗传基础。

母系祖源 F1a1a多在中国西南、东南亚等地出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plogroup_F_(mtDNA)
还是没遇见第二个和我一样的Y
楼主 哪里人??
祖籍是辽宁,出生在黑龙江,现在在长三角活动
SNPEC - F155/F813/Y20928
阿尔法1b
​​​@caichongchao
 
看用户名caichongchao是姓蔡吧。这个姓是南方姓,在福建南部广东东部、江苏的盐城南通一带非常集中。广东福建台湾三省占全国蔡姓人口总量的1/3。北方的蔡包括河北辽宁山东的很多蔡都是南方移民北上过去的
 
姓蔡辽宁人?祖籍江苏宿迁的辽西汉军旗人蔡仕英后人?老Oα1这类型偏南(另有一辽宁蔡姓Oβ4,祖籍也是江苏,跟一辽宁姜姓一样。别忘了姜姓不仅山东沿海多,江苏浙江也有很多,江苏有姜堰,浙江衢州的江山一带姜为第四大姓,比山东沿海多数县还高。山东沿海还有一例姜是P164*,P164*整体也是很明显的偏东南的类型,在一些江西福建特征姓氏如操姓章姓中高度聚集,复旦论文要单凭所谓根部SNP多样性论证它起源地偏北有很大难度,因为多样性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有些甚至纯粹就是取样的关系。东北为数可观的中国东侧沿海尤其江苏又尤其是苏北移民,其次尚有一些东南至福建一线的移民,因此东北的崔(冀东鲁北)、朱(华东内陆)、郑(东南沿海)等中国东侧沿海省份常见的姓人口都较多。尽管朱姓作为中国较大姓氏,郑姓作为中国较常见姓氏,源头都很复杂,东北尤其是辽西有些朱姓是山后六州移民的代北人(尔朱、朱邪、朱可浑等),有测出R-M269的,但不可否认东北仍有不可忽视比例的来自华东甚至东南沿海来源的朱、郑等姓,参见《东北的朱姓及其分布》一文),在长江流域很常见,江西湖南湖北一带尤多。黄河流域很多该类型祖籍长江流域,比如有一由闽迁浙迁津的严姓,比如楚人还是魏人身份不明但疑为楚人的刘邦,比如从江西吉安迁到山东再北迁辽宁的辽宁宋某,比如浙江中南部仙居永康山区的应某,等等。日韩的Oα1就跟日本偏高的F845一样,不太像是太北线的成分

东北的朱姓及其分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81e6560102vgqs.html 
************** 
原牡丹江大学副校长朱一凡先生清楚地记得其家谱上记载:他的祖先是于康熙二年(1663年)从福建晋江迁来宁古塔的,最初落脚之地即今牡丹江市西郊朱家屯(海浪路西段原立新大队)。
 
有些老村屯同姓人口较多,如家屯(宁安石岩民主村)、陈家屯(范家乡劳动村)、家屯(宁安城郊茂盛村)、柳家屯(海林城郊斗银村)、金家屯(金圣叹后人居地)、张家屯等等。郑成功父叔的后人郑氏,吕留良的后人吕氏等人数也很多。张缙彦于1661年流放到宁古塔,1672年死于宁古塔新城,死时距今已335年。
**************
东北的江苏成分非常多,看看他们不仅徐朱众多,还有大量的江苏和华南沿海常见的黄姓(这个姓在典型华北地区如山西,比例不足0.3%,在冀东以外的河北大部也只有0.4%左右甚至不到,而在东北则往往超过0.7%,在黑龙江更有冲前20位的希望),以及江淮常见的许、丁、唐等姓,就知道他们父系有大量的江苏等南方成分
 
http://www.ihuang.org/a3-01-023.htm
黑龙江宁安市宁古塔黄氏
祖居福建台湾
字派:……文世朝金国,志玉永成林…… 
◇ 联系人01:黄林斌 
◇ 邮箱:huangbin126@sina.com

黑龙江牡丹江黄氏
自江西省宜春袁州府七甲八涉善和庄迁来。
先祖黄文明,明朝三品大员,清朝请其复出做官其不出,全家200多口人被斩于小云南大槐树。黄文明的妻子带一双儿女回娘家,被一个姓耿仆人带着逃离江西省宜春袁州府七甲八涉善和庄,后经山东来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
◇ 联系人01:黄 峰
◇ 邮箱:hjf7777777@163.com
 
黑龙江宝清县黄氏
江南省苏州府崇明县小银沙七要镇→辽宁省东港东沟县→黑龙江
堂号:忠孝堂
字派:……廷尚朝国天裕世喜忠厚全家吉万春……
◇ 联系人01:黄全祝 
◇ 地址:黑龙江省宝清县公安局户政科
 
------------
山东中南部及东部沿海,以及以山东中南部及东部为主要祖籍地的东北,有很多类江淮特征的姓氏(所以有人说丹东话有江淮味一点也不奇怪),不止是许、丁、唐这些,还有大量如陶、沈(小沈阳并不孤单,东北顾沈陆陶蒋等姓比例虽不高,但仍明显多于山西河北等典型华北地区,例如《西游记》中宝象国国王扮演者叫顾岚,吉林榆树人)、韦(虽然韦姓在豫西关中也还残存有少量分布中心)、宿等江淮特征姓也明显多于华北。苏皖等地除向东北批量投放了大量徐朱等姓以外,还有很多姓肖蔡黄等偏南姓的人也大量移民到东北,也给他们带去很多淮夷乃至少量吴越成分
 
黑龙江的洪除了有一部分是弘吉剌汉化外,尚有一部分是福建洪承畴后人,如央视著名《世界新闻报》节目主持人洪琳(男),黑龙江人,江苏常州快女洪辰的母亲也是黑龙江洪姓。东北的吴莫愁是江苏高邮人吴三桂嫡裔,数不胜数
东北施姓很少,但也有从江苏崇明(现属上海)北迁山东莱州三山岛继而北迁东北的。东北贺姓主要由宁绍平原(会稽四姓:虞、魏、孔、贺)>江苏丹徒>山东牟平>辽宁大连迁去。北大的贺卫方就是山东牟平人,远祖江苏丹徒再往上浙江绍兴。东北只要有姓“贺”的人,基本都是从山东牟平闯去的关东,再往上祖宗是浙江绍兴人
 
北方其它地区莫不如此。河西关中的蜀人成分就更多了。兰州周边还有一堆姓俞的盛的,河州水均益更是远祖浙江鄞县。所以把一部活脱脱的中国南人北迁史,强行颠覆歪曲成北人南迁史的行为,以及某些无知北人强行将自己的南方祖宗爷爷称作南蛮的行为,把南北共享的常染成分不假思索地蓄意说成北汉成分的行为,其实是非常数典忘祖和历史盲的愚蠢亵祖行为,你清明上坟时你家十八代南方祖宗一定不会饶恕你
所以有人说丹东话有江淮味一点也不奇怪
------------
东北胶东的O2*就明显多于华北,这就是他们有着大量江淮特别是淮右成分的铁证。曹操从父系上看,也是很淮右-豫东主流的类型(河南自古就是O2大户。就O2高频这个问题上,河南大部跟淮泗更聚类,而远离北方包括河南淮泗以外的中原官话区。东北的O2高频只可能是由淮北-胶东北上闯关东的移民成分。胶东的苏北皖北成分主要是明代积累的,而胶东又是东北人重要的祖籍地,因此东北人有大量类苏北皖北成分。这也就间接导致了东北人有跳过河北而与河南及苏皖北部有更多的相似性)。那个跟曹操近的辽宁曹某是辽宁东港人,东港也是典型胶辽官话区(比大连市区更胶辽,虽然地理位置可能更靠北),可以推断当地不仅O2*偏多,而且其他淮夷常见类型也会偏高,一点都不奇怪
某网友:前几天得了一本书叫《辽阳金石录》,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明朝辽阳地区的墓志铭,上面家族来源都写的比较清楚,统计了一下,明代辽阳人祖籍主要是由:江淮、山后(即今承德一带)、女真归化、元以前土著构成,其中江淮占了一半以上,由此可知,清代汉军八旗江淮成分是不少的。 
 
这次春节去长春,发现了一个语言现象,可能发前人所未发:长春方言一般认为是平翘分明,然而现在已经出现大面积的合口呼前翘舌音退化现象,比如水sui,栓suan等,也包括通摄字,退化还在进行中,未全部坍塌。而开口呼前从未出现退化。此现象类似昌徐型(昌黎徐州)平翘,不过昌徐退化已经完成。
 
看片的MYH7基因 [禁言中]
明代辽阳人祖籍主要是由:江淮、山后(即今承德一带)、女真归化、元以前土著构成,其中江淮占了一半以上,由此可知,清代汉军八旗江淮成分是不少的。 
 
这次春节去长春,发现了一个语言现象,可能发前人所未发:长春方言一般认为是平翘分明,然而现在已经出现大面积的合口呼前翘舌音退化现象,比如水sui,栓suan等,也包括通摄字,退化还在进行中,未全部坍塌。而开口呼前从未出现退化。此现象类似昌徐型(昌黎徐州)平翘,
=======
所以这里的江淮=昌徐? 
和我的Y很接近呢
看片的MYH7基因 [禁言中]
@lgimba 
有什么关系?江淮方言东半部不分平翘,西半部是南京型平翘(此类平翘在西南官话很多地方也存在,例如四川自贡等、云南东半部、广西西部、湖北西部),也许是同源关系,也许是根据元音音位高低进行的趋同性进化,但恰恰北方没有分布点。
过去.......请问什么过去呢?夏商周还是秦汉?如果是元末明初,至少差异是很显著的。即使汉代,从扬雄《方言》一书的描述看,江淮和徐泗也不算一个单元。徐州以南的扬州、淮安乃至安徽滁州,陈姓都有5%左右的比例,而徐州只有3%多(比山东河南的2.5%左右高一些),去掉说江淮官话的新沂以后更少,这个不是明代才出现的差异吧?汉代的广陵太守陈登(淮安涟水人)不是江南移民吧?苏南的苏锡常,陈姓还没有扬州多,移民没提到拉升作用吧?我看移民稀释了陈姓还差不多。 徐州地区刘姓6.4%,和山东的7%、豫东商丘的6.8%接近,而扬州是3.5%,淮安高一点是4.5%,无论怎么看,淮安和徐州的差异也要大于徐州和河南山东的差异吧。
你要说墓志铭,那就把里面江淮籍贯的列出来,看看是江淮那里(千万不要是天津人的祖籍地江淮宿州之类的地方),不要东拼西凑,一会昌徐,一会江淮。
我也是这个!!!! 跟你父系完完全全一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