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蛮族南下”
中国历史上有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早在战国时期,北狄就融入了赵国,北朝时期更是北方游牧民族融入的高峰,史称五胡乱华,尤其是北方的鲜卑族更是主动融入汉族,从唐朝到元朝,高句丽、突厥、契丹也不同程度的和汉族融合。自从分子人类学应用于历史研究后,这个说法受到了质疑,理由是北方民族常见的y单倍体c3c、r1a、n1c-tat在北方汉族只是散在零星出现,所以大规模的融合不存在。对于这样的观点我持怀疑,首先,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一定和现代游牧民族不一定有相似的y染色体。其次,考虑到入住中原的游牧民族男性大量参与战争,损失严重,可能遗传到现在的y染色体很少,但是游牧民族的女性和汉族男性通婚莫非就不叫融入吗?我觉得单以y染色体来判断融合程度太过偏颇。请问大师们,根据目前的研究数据,北方游牧民族对北方汉族到底有多大影响。
8 个回复
混合也可以是由女性引入;
北方游牧对汉族的遗传贡献究竟有多大?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肯定有贡献,因为和南方汉族相比,北方汉族更西伯利亚人群更近。但贡献比例的计算是个很难办的事情,因为我们不知道最初的没被游牧民族混过的汉族遗传背景是怎么样的,比如说没有黄河中上游新石器农业人群的古DNA,即使有了古DNA,还有问题是怎么定义标准的最初的纯的汉族?如果定义不了,那也就不好估算混合比例。
赞同来自: 在寂寞中思索 、Tommmy 、元月十号 、mabaoyuan037 、starvich
赞同来自: aksoifong
赞同来自: Leeshixiong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