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示例报告,具体以实际检测为准,点击了解更多

男性 基因检测报告

如何解读?
19 项报告

心源性猝死

是指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点、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急性症状出现后 1 小时内的突然死亡。中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数多达 55 万,遗传是心源性猝死的一大因素。在小于 35 岁的猝死人群中,约有 70% 携带致病基因突变。因此基因检测对于合理地预防心源性猝死并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知识

心源性猝死简介

1) 项目简介

心源性猝死 (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点、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的突然死亡。

多是在内外因(即病因及诱因的交互作用下发生的,其中病因多指患者生前体内的潜在性疾病,诱因多指诱发或促使机体潜在性疾病突然向恶性转变的外部因素,二者中病因起主要作用,同时诱因参与SCD的发生发展。

注意:这项检测中列举的18种疾病是当个体携带相关致病变异时,可能会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猝死。

2) 心脏的结构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 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

心脏结构.jpeg

3) 心源性猝死的分类

目前研究把SCD分为:心律失常型猝死和循环衰竭型猝死。

发病时间

高危年龄在45岁~75岁,成年人中SCD发病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多。

流行程度

中国约有180万人/年发生猝死,而死于心源性猝死(SCD)的人数多达55万/年。这意味着我国每分钟将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位居全球各国之首。

临床表征

心脏性猝死是突然发生的、难以预料的,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突然倒地,呼之不应,进而在1个小时内发生死亡。

一般情况,在发病之前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发病来得急、凶、险,也有一部分人有早期的心慌、头昏等不适,但都不具有特异性而常未能引起警惕。

心源性猝死的诱因

SCD主要以相关疾病为基础同时伴随诱因(即外因)的作用和参与。SCD的外因(诱因)是导致猝死发生的外在因素,可诱发或促使机体内潜在性疾病突然向恶性转化。SCD的诱因有很多,以下就主要诱因进行简述:

1) 精神因素

精神 、情绪因素与猝死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情绪波动过大常会诱发SCD。

2) 过度劳累

可导致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者可诱发低糖而致SCD,也可由于电解质失衡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猝死。

3) 生活压力大

生活压力过大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并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诱发猝死。

4) 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诱发心脏早搏及其他心律失常而致晕厥,若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抢救,易发生猝死。

5) 抽烟喝酒

抽烟会使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3倍。抽烟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是诱发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可导致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

6) 肥胖

肥胖人群易发生心源性猝死,此类人群容易引起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故肥胖也是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控制体重很有必要。

7) 其他原因

如过冷过热、感染、外伤、暴饮暴食等也会成为SCD的诱因。

检测意义

由于心源性猝死(SCD)的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因此预防SC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目前心脏活动异常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发作时的心电图,很难对疾病做到早发现。对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心脏活动异常而引起的猝死,可以先通过基因检测检查致病基因的携带情况,从而进行风险预测和评估,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更新时间:2022-05-31 12:00